WFU

2019年9月11日 星期三

肥胖如何影響我們的身體?來看看常見肥胖相關疾病

作者:李安婷


臺灣過重及肥胖比例逐年攀升,在門診常遇到過重或肥胖的患者,大多數患者稍微提醒就會露出靦腆微笑說知道該減肥。當中有些人已經找到了適合自己且正確的方法持續執行,而有些人還缺乏動機開始身體力行去改變現有習慣。至於肥胖會對身體造成什麼影響呢?先來看以下兩個你我身旁常見的例子:


  • 40歲的王先生,背負著扶養長輩及兩個就讀小學孩子的責任,常常早出晚歸辛勤工作,三餐只要有得吃就好,下班也累得完全不想運動。平常實在沒空關心自己的身體狀況,若不是公司定期安排勞工體檢,也不會發現怎麼開始出現血糖跟血壓都偏高的情況……還有體重自婚後不知不覺上升很多,體檢發現已經達到肥胖的標準,難怪褲子越穿越覺得越緊。為了好好陪伴孩子成長,他想盡快讓自己的身體狀況恢復健康。

  • 30歲的李小姐,長大後才發現「小時候胖不是胖」不適用在她身上,經過在意同儕眼光的青春期後,成年的她也不太在意自己的身形了。只不過最近跟交往兩年的男友談論起婚事,除了對穿上白紗有憧憬,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她,面對好幾個月才來一次的月經,也開始擔心起是否會對未來生育小孩有所影響。

許多的疾病都是與肥胖共存,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肥胖相關疾病有哪些呢?


1. 第2型糖尿病


脂肪造成胰島素分泌異常或身體細胞及組織無法有效利用胰島素,進而導致體內血糖異常,罹患糖尿病。肥胖的人得到第2型糖尿病的危險是一般人的6到12倍。

➨血糖開始出現異常者,若養成飲食及運動的良好習慣,可以讓糖尿病發生的機率降低58%,且體重下降越多的效果越好。

2. 代謝症候群


肥胖者發生代謝症候群的危險是一般人的4到10倍,也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、腦血管意外病變、糖尿病等風險。

➨減去5-10%體重,就能改善代謝症候群的各項組成因子,改善血壓、血脂、血糖。

3. 心血管疾病


肥胖的人得到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是一般人的1到2倍,包括中風、心肌梗塞、鬱血性心衰竭等。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相對風險約正常人的1.5倍,而因冠狀動脈心臟病而死亡的風險在男性肥胖者增加 51%,女性肥胖者增加62%,每增加5單位的BMI,罹病的危險性也增加 16%。

➨平均體重減輕 5至10%,導致心血管的危險因素即可顯著改善,體重減輕越多,改善效果更顯著。減重對血壓控制也有幫助,體重每減少一公斤,血壓可下降約1毫米汞柱。

4. 退化性關節炎


肥胖的人發生退化性關節炎的危險是一般人的3至5倍。除了增加負重關節的退化性關節炎發生率,非負重關節如手部的退化性關節炎也有相關。肥胖若合併退化性關節炎更導致活動力下降及肌力變差。
➨減重5-10%,即可顯著改善疼痛症狀。

5. 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


肥胖會增加超過6倍的罹病風險,約40%的肥胖者出現無症狀的睡眠呼吸中止情況,在睡覺時上呼吸道部分或完全阻塞,在重度肥胖病人中更高達71%。

➨減重可顯著改善呼吸中止指數及血氧飽和度下降指數。

6. 憂鬱


肥胖者相較於體重正常者,憂鬱的風險多1至2 倍。肥胖會增加之後憂鬱症風險,憂鬱症本身也會增加肥胖的發生率。肥胖導致憂鬱的原因包括社會偏見、刻板印象、身體活動功能障礙及反覆減重失敗後產生自我挫折及無望感。

➨肥胖者減重後可降低憂鬱情緒。

7. 非酒精性脂肪肝


肥胖會增加 3到4 倍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風險,非酒精性脂肪肝目前是全世界最常見的肝臟疾病,可能帶來肝功能異常及肝纖維化。

➨減重5-10%後可明顯降低肝臟脂肪沉積及非酒精性脂肪肝炎之嚴重度。

8. 不孕症


肥胖者罹患不孕症的風險為 體重正常者的1至2 倍。過重及肥胖會增加男性及女性不孕的機率,也會降低人工受孕婦女的成功率及提高流產率。肥胖造成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是造成女性不孕的一個重要因素。

➨透過減重可增加自然懷孕率及人工生殖成功機率,也會降低孕期的妊娠糖尿病及子癇前症等相關風險。

9. 特定癌症


肥胖的人相較於一般人罹患癌症的風險多1至2倍。肥胖會增加罹患食道腺癌、胰臟癌、甲狀腺癌、大腸直腸癌、腎臟癌、膽囊癌、子宮內膜癌、婦女停經後的乳癌、多發性骨髓瘤等。BMI 越高,罹癌風險性越大。

➨建議過重及肥胖病人減重,可降低癌症發生率。


10. 胃食道逆流


體重增加導致腹壓增加,進一步造成胃食道逆流的症狀。胃食道逆流的危險因子包括高脂飲食、抽菸、喝酒及肥胖等。

➨女性減輕 5-10%、男性減輕 >10% 體重,可改善胃食道逆流症狀。

結論


肥胖與許多疾病息息相關,以上僅列出常見相關疾病。但只要減去5%以上體重(例如85公斤肥胖者,減輕5公斤)就能改善許多與肥胖相關的疾病,包括糖尿病、高血壓等與肥胖相關的常見慢性病,為健康帶來實質好處。

減重計畫的擬定需要個別化,考量個人身體狀況、執行能力及配合度等,必要時可依醫師建議使用藥物輔助治療。正確的飲食觀念及生活型態,才能長久達到健康減重又不復胖的目標。



參考資料來源:
成人肥胖防治指引手冊2018
成人肥胖防治實證指引2018

延伸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