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17年9月27日 星期三

讓孩子喜歡看牙醫,2Y11M快樂補牙去




前情提要

有長牙就可以開始看牙醫並每半年塗氟一次。我們大概等他長了四五顆牙才去塗氟(約七八個月大),但口腔清潔、刷牙一定每天執行,特別是睡前刷牙,也偶爾幫他用牙線(要每個齒縫都用到超難的啊)。為了降低他蛀牙的風險,盡量食物不經過大人口水、我也拼命忍耐不親他嘴巴  (越大越難不跟他激吻)

我們跟孩子的看牙醫流程


大約每半年全家一起去看牙醫。通常是爸爸先洗牙,我抱著孩子在旁邊解說每一個步驟:
「牙醫用尖尖的工具鑽鑽看」
「哇賽,再來會噴水很乾淨哦」
「嘴巴要張大才看得清楚牙齒喔」

主要讓他漸漸熟悉、滿足好奇、甚至躍躍欲試。接著換我洗牙,爸爸抱他再複習一次,最後輪他上場塗氟跟檢查。他喜歡塗氟,塗料是他最愛的粉紅色,又有人工草莓味 (最接近糖果的時刻)

早有固定牙醫,所以沒有再找專業兒童牙醫。大人更要站在孩子的角度,協助牙醫師能讓過程順利愉快。

蛀牙了就要面對


我小時候曾受蛀牙所苦 (一度討厭看牙醫),知道健康牙齒的重要,就算蛀牙了,至少也不要害怕看牙醫,媽媽會陪你一起面對!

去年底檢查完牙齒、塗完氟後,這次隔了八個月才又突然想起半年一次的牙醫行程,沒想到竟然蛀牙了,是右上方最後一顆臼齒的後方。牙醫師說若孩子能配合,補起來很快,反之......

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,天天在家溝通模擬補牙實況,讓他不因未知而恐懼。實際上診療台的那天,大約花了15分鐘左右順利完成補牙,全程無哭鬧,而且很配合張大嘴巴。

如何讓孩子喜歡看牙醫呢?

定期看牙塗氟,持續累積愉快經驗值


看牙醫一定要平時就看。例行檢查過程開心平順,遇到不舒服的處理過程時,孩子不會將它當成常態,才不會排斥甚至產生恐懼。

家長正確的引導

身為最熟悉孩子氣質個性各種眉角的照顧者,用他最能接受的實話,帶他理解整個過程 (說謊哄騙,會破壞孩子對你的信任喔)  所以我不會說蛀牙要抓蟲蟲這種話,蟲在哪?

會痛就說會痛,會鑽牙齒就說會鑽牙齒,會打針就說會打針,每一個步驟都說給他聽。提早給他心理建設,不讓未知造成恐懼,幫助他接受面對。

與牙醫師的互相配合


先問牙醫師,此次處理蛀牙大約需要多少時間?有沒有特別要家長配合的地方?現場也是幫忙牙醫跟孩子之間溝通,畢竟最熟悉孩子的是我們。良好的醫病關係,醫師、家長、孩子三方都受惠。

此回順利補好牙齒,我機會教育刷牙要更徹底,才能預防蛀牙。
孩子很開心,一直問甚麼時候還要看牙醫?(昏)


同場加映:打針時,父母可以怎麼陪伴?

自從有了孩子後,在公眾場合會特別觀察其他家長與孩子的互動,發現不同家庭相處模式迥異。例如到兒科訓練時,當孩子需要理學檢查或打針時,家長或照顧者該做的就是提早溝通讓他們有心理準備,安撫情緒,協助醫護人員。

卻常在打針前一刻,聽到家長說:
「沒有要做什麼,沒事沒事!」
「我們沒有要打針。」
「醫生壞壞!阿姨壞壞!」 
「你不乖!阿姨要給你打針了。」
「你看那姊姊都可以OOXX,你怎麼不OOXX?」
「你再不配合,就自己留在這裡!」
(哄騙說謊) (情緒勒索)(言行不一)


如果我是孩子,應該會覺得父母背叛我  (被陰了)
這樣孩子只會對未來每一次的醫療處置更加恐懼,破壞親子間的信任感,增加醫護人員困擾。 

我的作法,從小時候打預防針開始,會提前跟他說:「打針是為了身體產生抵抗力,打針的時候會痛,所以要忍耐一下。」然後幫忙調整固定打針姿勢。

看著這些還沒打針就很害怕的孩子,希望下次家長們可以跟他們溝通:
「我知道打針會痛,不過你生病了所以需要打針,要忍耐一下,媽媽(爸爸)陪你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