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17年11月11日 星期六

《The Opposite of Spoiled》從小跟孩子談錢



經過兒童遊樂場,色彩鮮艷的攀爬設施讓小孩喜不自禁,差點衝進場。這筆「想要」大於「需要」的消費,我不願意立刻滿足孩子。只是,該怎麼跟孩子溝通呢?想起這本書,似乎是時候給孩子零用錢,讓他練習選擇是否消費。



翻譯後的書名「三隻小豬養出下一個巴菲特」,引人注目 ( 巴菲特向來是書名的愛用名詞 ),但總覺得有點偏離原意,多數家長害怕的是寵壞孩子、或價值觀偏差,不一定要養出很會投資理財的孩子。作者現為紐約時報專欄作家,經常到學校、社區發表關於教養、金錢及價值觀的演講。 (原書名:The Opposite of Spoiled: Raising Kids Who Are Grounded, Generous, and Smart About Money,這不是一本怎麼教你變有錢的書 )


您跟孩子談錢嗎?


談錢就是在談價值觀,價值觀幫助我們決定人生的重大問題;在家庭中,這也決定了孩子會如何取得認同。每個家庭、每個人的價值觀是不一樣的,無分對錯。孩子的價值觀會受到父母影響,家長若迴避此話題,可能錯過教育孩子的機會。

書中提到:若是經濟拮据的家庭,多會主動跟孩子談錢;更多家庭是基本生活所需無虞,卻完全避談錢的話題。而我自己對原生家庭的印象:父母會對相關問題坦誠回答,基本解答疑惑,但不會更進一步地談。所以我知道父母薪水、買車買房花了多少錢、每個月約花掉多少錢,卻不太清楚背後原因 (例如為何選擇在這些地方花這些錢、或者國小表格上家庭經濟狀況為何填小康)。


為何家長難以坦誠跟孩子談錢?


可能有幾個原因:
  • 被突如其來的深奧問題嚇到,不知如何回答起。
  • 擔心自己賺得沒有別人多。
  • 覺得孩子的年齡或數學程度還不適合談論。
  • 自己使用金錢不當,存得不夠、花得太凶,而感到羞愧。
  • 金錢是個人隱私的老派觀念 。

也許談錢容易不自在,家長必需誠實面對自己、否則很難解答孩子眼中所看到的那細微差異 (連自己都不一定發現的盲點),父母應該嘗試解釋為何某些開銷比其他花費更重要。如果只是告訴孩子不買這東西是因為我們買不起或沒有錢 ( 他知道你有一張萬能信用卡啊,甚至手機就可以行動支付了呢 )、不願意坦誠,他們將來可能會用自己的方式去解答疑惑,不一定會再
詢問父母。

書中舉例一些孩子常提出的敏感問題:

  • 我們窮嗎?
  • 我們是有錢人嗎?
  • 你賺多少錢?
  • 我用自己的錢買,為什麼不可以?


怎麼回答金錢相關的問題?


作者建議,可以先用鼓勵的語氣回答:「你為什麼會這麼問呢?」進一步了解孩子提問的原因,不要沉默、不要說謊、不要有性別差異。就算我們給出的答案不見得令人滿意,還是應該努力給出答案。

孩子有好奇心,就表示他們努力想知道世界如何運作、大人如何做決定。身為家庭的一員,他們當然想知道家庭的金錢使用狀況。當家長把談論錢當作一件自然的事,孩子就不會過度反應。這些對話的影響力,會變成孩子人生的養分。


應該把零用錢跟家事綁在一起嗎?


零用錢不是一種工資。


把做家事跟零用錢連結在一起時,看重的是工作,不是金錢 ( 小時候做家事有零用錢,長大就不用做家事了 )。家事是每個人必需做的事,不要期待報酬。

很多家長認為,付錢讓孩子做家事是好的訓練,因為報酬是根據是否能勝任工作;同時也擔心給孩子零用錢卻沒要求做家事回報,孩子會變得懶惰又理所當然。

但:
  • 如果家長做家事也沒人給錢,為何孩子可以拿錢?
  • 如果孩子決定不想要零用錢,就不做家事呢?
  • 如果家事是必需做的事,為何還要付錢讓孩子做家事?

孩子沒有及時做好家事,我們可以收回原本給孩子的好處,不必包括拿走金錢。

零用錢可以是學習工具,讓孩子學習消費與儲蓄,這是難透過其他方式練習的技能:培養耐心,延後享受,妥善運用金錢。對孩子的人生來說,這段風險低的試誤期,能讓孩子經過練習而養成紀律,畢竟這是個越來越不善於等待的世界。


什麼時候開始給孩子零用錢呢?該怎麼給呢?


作者建議最晚不要超過一年級,早一點開始也可以,當孩子學會算術對錢感到好奇,就是開始的好時機。

10歲以下的孩子,可以每週給50分到1美元開始 (我國小一年級開始有零用錢是一週30元!),再隨著年齡調整。金額可以買到想買的東西,卻又不會多到讓他們難以選擇。

存錢的系統可分為三部份 (三個透明塑膠罐裡,讓孩子可以看到錢的增加、取出存入都方便,應該是翻譯書名中的「三隻小豬」由來),分別代表消費捐獻儲蓄。有如編列預算,把錢分類為:可以直接花掉、可以給更需要的人、或存下來以後需要再用。一開始可以先由家長在每個罐子放一樣金額的錢,幾年後讓孩子自己決定。

不管家長設定了哪些規則,每週持續發零用錢就是一種決心。隨著孩子數學程度提升,再考慮把錢存到銀行,虛擬化。若臨時想要花錢的時候,讓孩子明白「想要」與「需要」之間的界線,在節制跟消費之間,建立平衡點。

讓孩子懂自己的幸運,感恩與惜福。


很多人有能力給孩子每一樣必需品,也能給孩子許多想要的東西。也許比上不足,但我們能給得比大部分的人多,如何讓孩子明白這一點?

談論到社會階級的問題時,很多人會感到不安;如果很多朋友比我們窮或比我們富有,可能會令人感到不自在,因此容易跟相似財力背景的人往來。以美國中產階級收入約5萬美元來說,家庭收入是這數字的2倍以上,也不能算是中產階級。但只要存在比自己更有錢的人,每個人都會說自己是中產階級、或中產階級的上層,並認為自己不是擁有特別待遇的人。

很多家長會避免跟小孩談論到社會階級,認為要到青少年時期才會注意到階級差異,但孩子會對「富有」跟「貧窮」有自己的想像,尤其在這社群媒體如展示台的時代。讓孩子察覺並去除成見,不是每個人的資源都能負擔得起各種選擇,是身為家長需要努力的。

錢,非萬惡之源。


金錢是中立的,可以是學習的工具。好奇、耐心、節儉、擁有自我觀點等,家長好好引導孩子就能培養出這些特質。不是談錢,就會寵壞小孩。而要寵壞孩子,不一定需要花很多錢。

每個孩子都不一樣,可能某些方法在這個孩子身上不管用。我們為孩子制定規則、解釋、調整,同時我們自己也一直在改變。一方面質疑自己的價值觀,一方面影響孩子的價值觀,想找出什麼是對我們最重要的。

人生要活得好,就要做出好的取捨。我們希望孩子對金錢感興趣,不是沉迷。在孩子跟我們共同生活的不到20年,我們應該努力跟孩子對話,讓孩子理解我們的理由和決定。


作者希望幫大家認清:

孩子會知道,他們為什麼比大多數人富有,或為什麼無法比同儕擁有更多。只要對擁有的事物心懷感恩、願意與別人分享、聰明消費在讓自己最快樂的事物上,不管孩子比別人擁有更多或更少,都不需要感到羞愧。這對孩子來說就是金科玉律,對我們大人來說,也是一樣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