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午連假,難得葉丙成教授在嘉義有場《為未來而教》講座,在場聽眾多為學校教育工作者及家長。(另一場當日上午葉老師在中正大學畢業典禮的演講,也很棒)。
演講內容很精彩,讓我回想到以前......老師在教課時會強調這個部分很重要,為什麼很重要?因為考試會考,甚至必考。為什麼考古題中曾出現,就很重要?因為考試成績攸關升學。那為什麼升學這麼重要呢?一直沒能出現能令我滿意的答案。當我成為家長,實在不想再用過去的方式來對待我的孩子。
以下是我最有收穫的三點:
1.翻轉傳統觀念:上一代的思維不再適用於未來世界。
要改變教育方式,要先從改變觀念開始。未來的變化越來越劇烈,如果你的觀念還是舊有的「求穩定」,該想想離開「穩定」,你還剩什麼?擁有好學歷就足夠了嗎?進入一家好公司就足夠了嗎?
擁有實質的能力比學歷更重要。
上一代的長輩們,大多從學校畢業後得到了一份工作,就持續做到退休。應徵第一份工作時,看的只有當時學歷,因此學歷很重要。
而現代年輕人的一份工作,可能做不到三年就轉換,職涯中轉換數份工作,下一份工作看的是之前工作成果。甚至更多的新興行業是以前所預想不到的。
現在,考上什麼大學、進入什麼職業,已不是未來就能一帆風順的保證。如果學校所教的都是過去的技能,如何讓孩子面對變化越來越快的世界呢?
2.提升自主學習能力,以長遠眼光看人生。
傳統的填鴨式教育,整理精緻的知識餵養孩子,讓孩子失去靠自己學習的熱情,也失去跟上世界的能力。回想自己以前的考試,美其名是用來測試學習成果,但常常應付完考試就忘記內容。
每一代努力的理由不一樣。上一代,努力是為了得到溫飽;下一代,可以為了得到快樂而努力。讓孩子體會真正的快樂,他會越了追求快樂而持續學習( 葉丙成:你為何不教孩子什麼是快樂?)。
3.讓孩子願意說出心中的話,先尊重孩子。
別用「我們以前......怎麼做的」,「長大以後你就知道」或是「囝仔人,有耳無嘴」,來阻止或漠視孩子們的言論。孩子不被鼓勵發言,或者發言了也不被尊重 (直到某一天,孩子就放棄跟你講任何想法了 )。同理,我不喜歡用「乖」來稱讚孩子。
孩子不會一下子就成為成熟的大人,當孩子還願意跟你分享不成熟的想法時,家長們不要隨意打槍。我希望我的孩子不只是學會知識,還能運用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。處於安全信賴的環境下,大人才有機會知道他們真正的想法。
對我來說,「教」孩子遠比「養」孩子難得多。現代家長們越來越注重教育,就是努力想讓下一代的孩子們能擁有比我們更多的選擇,不只是衣食無缺,也過著快樂的生活。
與各位家長共勉之。